公司新闻

搜索:

新闻中心分类:

球墨铸铁管生产加工步骤。

作者:system 日期:2025.05.27

球墨铸铁管具有强度高、韧性好、抗腐蚀性强等优点,广泛应用于供水、排水、输气等领域。以下是其主要生产步骤及相关说明:

一、原材料准备

生铁选择

主要原料为高纯度生铁(含碳量约 3.5%~4.0%),需搭配废钢、回炉料等调整成分,确保铁水的碳、硅、锰、硫、磷等元素含量符合标准。

关键控制:硫含量需严格控制(通常<0.02%),以避免影响球化效果。

球化剂与孕育剂

球化剂:常用镁系合金(如稀土镁硅铁合金),作用是使石墨由片状变为球状,提升机械性能。

孕育剂:一般为硅铁合金,用于促进石墨化,细化晶粒,改善铸铁的组织和性能。

二、熔炼与球化处理

熔炼铁水

通过冲天炉或电炉(如中频感应电炉)熔炼生铁、废钢等原料,加热至 1400~1500℃,形成液态铁水。

过程控制:实时监测铁水温度和化学成分,调整配料比例。

球化处理

将球化剂加入铁水包中(通常采用冲入法),覆盖铁水后充分搅拌,使镁元素与铁水反应,促使石墨球化。

关键步骤:处理过程需密封,防止镁蒸汽逸出过快,影响球化效果;处理后需进行 “孕育处理”,即在铁水中加入孕育剂并快速搅拌。

铁水检测

取样进行快速分析(如光谱分析),检查球化级别和化学成分是否达标,不合格的铁水需重新处理或报废。

三、铸造成型

球墨铸铁管的铸造方法主要有两种:

1. 离心铸造法(最常用)

设备:离心铸造机(金属型模具)。

流程:

将处理好的铁水倒入离心机的模具中,模具高速旋转(转速可达 1000~3000 转 / 分钟)。

铁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均匀附着在模具内壁,快速凝固形成管状铸件。

优点:生产效率高,管壁厚度均匀,表面光洁,力学性能优异。

2. 砂型铸造法

设备:砂型模具(由型砂和芯砂制成)。

流程:

制备砂型和砂芯,组合成模具型腔。

浇入铁水,待其冷却凝固后,拆除砂型取出铸件。

特点:适合小批量生产或复杂形状的管件,但生产效率较低,表面精度较差。

四、热处理

目的:消除铸造应力,改善机械性能(如提高延伸率和韧性)。

常见工艺:

退火处理:将铸件加热至 850~950℃,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,消除白口组织,使石墨充分析出。

正火处理:加热至 880~920℃,保温后空冷,提高强度和硬度。

五、后处理与检测

表面处理

清除铸件表面的粘砂、毛刺(如喷砂、抛丸),使管壁光滑。

喷涂防腐层(如沥青漆、环氧树脂),或内衬水泥(用于供水管),增强耐腐蚀性。

尺寸与性能检测

尺寸检查:测量管径、壁厚、长度等是否符合标准(如 GB/T 13295、ISO 2531 等)。

压力试验:对管道进行水压或气压测试,检测密封性和承压能力(如供水管道需承受 0.8~1.6MPa 压力)。

力学性能测试:取样进行拉伸试验、冲击试验,验证抗拉强度、延伸率等指标。

缺陷修复

对轻微缺陷(如小气孔)可进行补焊,但需重新进行检测;严重缺陷的铸件需报废。

六、涂漆与标识

在管道外表面喷涂防锈漆或标识漆,标注规格、生产日期、执行标准等信息,便于识别和追溯。

七、入库与运输

合格产品按规格分类存放,避免磕碰损伤;运输时需固定牢靠,防止管道变形或防腐层损坏。

关键控制点

球化率:直接影响机械性能,需确保球化级别≥3 级(GB/T 9441 标准)。

铁水温度:温度过低会导致球化不良或铸造缺陷,需精确控制熔炼和浇注温度。

模具维护:离心铸造模具需定期清理和喷涂涂料,保证铸件表面质量。


通过以上流程,可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球墨铸铁管,满足不同工程场景的需求。


上一条:什么是球墨铸铁管? 下一条:生产球墨铸铁管如何选择原材料。 返回列表